一、特殊消防设计的概念
特殊消防设计是针对一些特定情形的建设工程采取的非 常规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建筑防火应达到下列目标要求:
1.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 全及人身健康:
2. 保障重要使用功能,保障生产、经营或重要设施运行的联系性;
3. 保护公共利益;
4.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建筑防火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
1. 建筑的承重结构应保证其在受到火或高温作用后,在设计耐火时间内仍能正常发挥承载功能;
2. 建筑应设置满足在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安 全疏散或避难需要的设施;
3. 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防火分隔应能在设定时间内阻止火灾蔓延到相邻建筑或建筑内的其他防火分隔区域;
4.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及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满足消防救援的要求。
建筑中的疏散距离上限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空间高度,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和使用人员的特点等因素确定。
进行消防设计的主要情形
情形一:住建部第51号令要求: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令[2020] 第51号)
第十七条,特殊建设工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除提交本规定第十六条所列材料外,还应当同时提交特殊消防设计技术资料: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没有规定,必须采用国 际标准或者境外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
示例:
某外商投资项目因保险商要求需要采用某国外标准;
某工业项目因工艺要求突破了目前国内工程建设标准规定。
消防设计文件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
示例:
某储能电站拟采用专用于电化学储能柜的新型灭火系统。
情形二:现行规范许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第5.3.1条
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允许的建筑面积上限可适当增加。但要采取相关防火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多方位论证。
主要问题: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要求,疏散距离超出规范要求。
主要措施:火灾荷载控制,防火单元,亚安 全区等。
主要应用案例:
工程名称 | 项目类型 | 建筑面积/㎡ | 主要问题 | 采取措施 |
某市体育馆 | 体育馆 | 16800 ㎡ | 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钢结构防火 | 控制火灾荷载,防火隔离带,加强火灾探测,排烟,灭火,疏散疏散设计等 |
西南某市体育馆 | 体育馆 | 28472㎡ | 防火分区扩大,疏散距离过长,部分疏散口不直通室外。 | 防火单元,控制荷载,“安荃走道”等 |
某市体育馆 | 体育馆 | 7.28万㎡ | 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疏散距离较长 | 控制火灾荷载,防火单元,亚安荃区等 |
某市专属剧场 | 剧场 | 13950㎡ | 特殊观演空间形式导致防火分隔问题、观众厅人员疏散复杂 | 控制火灾荷载、优化疏散设计、加强灭火设施配置等。 |
某省百戏城 | 剧场 | 40792㎡ | 人员疏散距离过长 | 亚安荃区,控制火灾荷载,防火幕+冷却水幕分布等。 |
二、 性能化设计概念:
性能化设计:源于英文词汇“Performance - based design”,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英国和日本首先提出,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美国等发展迅速。
消防性能化设计和评估方法,也称为消防安 全工程方法,是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荃要求,运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荃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使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建筑环境中设定火灾场景的火灾风险量化和分析,进而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判断建筑抵御火灾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预设的消防安 全目标,从而优化消防设计方案的工作方法。
1. 性能化设计与特殊消防设计区别内容:
特殊消防设计,是区别于“常规消防设计”的表达方式;
消防性能化设计,侧重于“性能化”设计思维,立足于满足建筑的各项消防性能要求,实现建筑消防安 全目标。
2. 性能化设计与特殊消防设计关联内容:
特殊消防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开展消防性能化设计和评估,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估。
性能化设计评估报告,是特殊消防设计的关键技术资料。
三、 消防性能化设计和评估应用步骤:
1. 确定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和范围;
2. 确定消防安 全目标,功能要求和性能判据;
3. 开展火灾危险源识别;
4. 指定试设计方案;
5. 设定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
6. 结合建筑物和使用人员特性,选取不同的消防安 全工程分析方法展开定量分析;
7. 评估设计方案能否实现消防安荃目标;
8. 根据评估结果编写完整的性能化设计评估报告。
(注:性能化设计评估报告,是特殊消防设计的关键技术资料)